體育用品市場迎來消費熱潮 多家體育用品公司成績亮眼
[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去年賽事經濟的帶動,相關政策的支持也同樣利好各地的體育消費。去年以來,全國多地通過政策支持與市場激勵的雙輪驅動,陸續推出體育消費券發放計劃,以“小補貼”激活大市場。 ]
2024年是國際體育賽事大年,全球體育用品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消費熱潮。中國市場也不例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1.1%。
這一波熱潮也讓多家本土體育消費用品上市企業受益。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3月19日發布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集團業績再創歷史新高,收入同比增長13.6%至708.26億元。
于2024年在紐交所上市的瑪芬集團AMER SPORTS早年被安踏體育等投資者財團收購。2024年,該公司收入51.83億美元,按適用匯率轉換為377.52億元。如果將安踏系這兩大體育消費用品集團加起來,目前雙集團的業績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85.78億元。
回到安踏體育,集團下面多個品牌去年銷售大增,目前同名安踏品牌收入增長10.6%,突破335.22億元。而另一個品牌FILA(斐樂)的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也已達到266.26億元的規模。
另一家特步國際(01368.HK)也于18日公布2024年業績。2024年,特步收入同比增長6.5%至135.77億元,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增長20.2%至12.38億元,創歷史新高。再早前,361度(01361.HK)發布2024年年度業績,集團實現收入100.7億元,同比增長19.6%;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11.49億元,同比增長19.5%。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去年賽事經濟的帶動,相關政策的支持也同樣利好各地的體育消費。去年以來,全國多地通過政策支持與市場激勵的雙輪驅動,陸續推出體育消費券發放計劃,以“小補貼”激活大市場。
上海體育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海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消費券既讓群眾得到實惠,又能帶動體育場館、體育用品等相關消費,提高場館使用率,緩解相關企業經營壓力,并促進全民健身熱潮。“通過補貼的方式降低消費門檻,培養大眾體育消費習慣,產業規模自然而然增大,產業結構也從中得到優化”。
業內對于2025年的市場表示樂觀。“全球運動鞋服市場的長期增長趨勢沒有改變,依然是充滿著發展機會和多元消費需求的優質賽道。我們對中國經濟及全球行業發展充滿信心。2025年,我們有信心延續健康的增長態勢,通過打造更多高品質的好商品,整合全球優勢資源,持續投資未來和提升核心能力。”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亞瑪芬集團董事會主席丁世忠表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2025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其中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5.0%,表現突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金年會金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