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惠民接地氣 健康服務暖人心
近日,龍鳳村文化禮堂內艾香裊裊、氣氛熱烈,一場以“艾草文化與健康養生”為主題的中醫藥知識講座在此舉行。活動由舞陽街道社會事務辦、公共衛生科、婦聯、下柏金年會官方網站衛生院、龍鳳村聯合主辦,特邀家庭責任醫生沈敏杰擔任主講,為村民普及艾草知識,并現場教學制作傳統艾草養生錘,吸引了眾多村民熱情參與。
講座伊始,沈醫生以“艾草的前世今生”為切入點,結合古籍記載與現代研究,生動講解了艾草在中醫藥中的獨特地位。他從《本草綱目》中的記載說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艾草溫經散寒、祛濕止痛的藥理作用,并列舉了艾灸、艾葉泡腳、艾草食療等貼近生活的實用養生方法。針對村民關心的季節性關節疼痛、體寒等問題,沈敏杰特別強調了艾草在日常保健中的靈活應用,建議村民們可通過懸掛艾草驅蚊、制作艾草香囊等方式,將傳統智慧融入現代生活。
理論講解后,活動進入趣味十足的實踐環節。在沈醫生和志愿者的指導下,村民們動手制作起傳統艾草養生錘。桌上擺放的艾草絨、棉布、木柄等材料很快被分發一空,大家按照“搗艾絨—裹布定型—纏繞棉線”的步驟,將曬干的艾草葉包裹成緊實的錘體。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年過七旬的王阿婆邊纏線邊感慨:“原來家門口常見的艾草還能這樣用!這錘子敲敲肩膀,可比花錢買膏藥實在。”
短短半小時,一個個散發著草本清香的艾草錘在村民手中誕生。志愿者還現場演示了艾草錘的用法:通過輕敲穴位疏通經絡,配合局部熱敷緩解疲勞,并叮囑村民“使用后可用微波爐加熱艾錘,藥效能持續釋放一周”。許多村民迫不及待地互相捶背試用,文化禮堂內暖意融融。
“沒想到艾草渾身是寶,家門口的‘雜草’也能變養生法寶!”村民李大姐舉著親手制作的艾錘滿臉笑意。村工作人員表示,此次講座既傳承了中醫藥文化,又讓村民掌握了實用技能,未來將聯合衛生院開展更多“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健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