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滿莊鎮: 家庭醫生走進鄉村將健康服務送到家
5月23日下午,正好是泰安市北留村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結果反饋的日子,滿莊鎮衛生院副院長左丙杰和同事來到村支部,給來領結果的老人講解體檢里的一些健康問題。活動結束之后,便順路來到村民董傳亮家里坐了坐。
“老董你最近血壓又有點高啊,現在吃的什么藥?”左丙杰給董傳亮測完血壓,讓他找來日常吃的藥給自己看一眼。“我前幾天自己量的還挺正常的,就是一到下午有點頭疼。”“人血壓一天里有‘兩高一低’,早上下午血壓高,晚上血壓低,你可能正好在低的那段時間測的,不是很準。”董傳亮邊翻著柜子,兩人說著話,和聊家常沒兩樣。
“這個藥和阿司匹林都是抗凝的,吃其中一個就行,最好再加一個保護血管的藥。你老伴血脂也高,兩人平時吃飯一定要清淡些。回頭你倆去醫院,我再給調理調理。”左丙杰又囑咐了董傳亮一些生活上的注意事項,便起身去了另外的村民家。
董傳亮一直握著左丙杰的手不舍得放開:“左大夫是幾年前來村里義診時認識的,知道我血壓、血糖高,會經常打電話問問身體情況。他也根據我眼下的問題給出治療建議,做檢查發現指標有波動了還幫我調藥。我跟老伴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會打電線了,吃著藥能把慢性病控制得這么好,左大夫幫了很大的忙。”
五月份,滿莊鎮衛生院開展了家庭醫生敲門問候大走訪活動,為了能讓家庭醫生及時了解簽約成員的健康情況,按照要求家庭醫生每季度至少要和簽約成員見面一次。
“簽約的居民,在我們這兒都有健康檔案。醫院篩選出上年紀的老年人、‘三高’慢性病患者等需要特別關注的人群,并劃分出高、中、低等不同等級。家庭醫生團隊會主動登門拜訪,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不同頻率的篩查、服務。很多老年人,日常吃的什么藥他們在就醫時候沒法說明白;有些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了疾病的發生,問診時候也不被提及——這些只有醫生實際登門去了解才能知曉。”滿莊衛生院副院長王吉鵬說。
據了解,滿莊鎮衛生院目前有家庭醫生團隊20余個,團隊中配備有全科醫生和專業護士,在入戶拜訪時,除了基礎的量血壓、測血糖,還會提供適當的醫療服務,并對他們接下來的就醫提供建議與指導。目前滿莊鎮衛生院在全鎮簽約家庭醫生的家庭有萬余戶,重點服務人群達兩萬余人。
現在各個村子都有村醫,為什么還要額外簽約一位家庭醫生?“這其實是醫療服務思路的轉變。”王吉鵬認為,“曾經醫生更多是坐在辦公室,等著病人來。現在是醫生主動靠前服務,日常主動關注居民的身體情況,給他們提供保健建議。村醫更多是處理感冒發燒等日常疾病,碰到更復雜的問題就要到醫院就診。有了鄉鎮衛生院家庭醫生的指導,居民在轉診就醫過程中會更加便利,相當于讓我們專業的醫療技術更好地下沉到鄉村中去。”
在滿莊鎮衛生院,家庭醫生的簽約分基礎服務和進階服務。基礎服務完全免費,主要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階服務更多是針對老年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殘疾人等重點人群,能為他們提供綜合、連續、一體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圍繞治療項目,醫院會在標準價格的基礎上再進行優惠,讓簽約家庭醫生的患者就醫更實惠。“
趕去拜訪的路上,會有熟悉的村民朝左丙杰打招呼:“左大夫,來我們家喝個茶吧!”當家庭醫生六七年,左丙杰早已和北留村的人處成了朋友:“我很早就進了這個村子的微信群,平日會發一些健康知識,有免費體檢的通知也會及時通知給他們。村民也基本都有我的手機號,有事兒不舒服了就能直接打電話,我和他們也算老相識人了。”他嘿嘿一笑。
王吉鵬說:“讓居民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就醫過程中,讓他們感到更貼心、更便利、金年會平臺 金年會更實惠就是我們家庭醫生的目標。而這種感覺不是一次上門、一個電話就能建立起來的,只有年復一年的主動服務,才能換來人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