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式健康服務”省三院心內“駐”拱焦為居民架起“安心橋”
6月4日,拱焦中心迎來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李春蘭主任的專業指導,圍繞“抗心律失常藥物在房顫長期節律管理中的地位及應用原則”的業務培訓,為基層醫護注入專業動能,也讓“閉環式健康服務”新模式在拱焦中心煥發生機,最終將健康福祉送達居民身邊。
對于拱焦中心的醫護人員而言,房顫患者的長期藥物管理,特別是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規范應用,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藥物選擇如何權衡風險與獲益?劑量調整如何把握分寸?長期用藥的監測重點在哪里?面對這些復雜問題,基層醫生有時難免“心中沒底”。李春蘭主任的培訓,正是針對這些痛點精準發力。她將深奧的醫學指南轉化為清晰、實用的操作要點,結合基層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藥物使用的關鍵原則、常見陷阱及應對策略。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給基層醫護裝備了識別風險、規范用藥、有效管理的“工具箱”和“導航圖”。培訓后,面對轄區內的房顫患者,他們將更有信心提供安全、規范的長期藥物管理服務。這份能力的提升,是守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李主任的這次培訓,絕非一次性的知識輸出,它更是“閉環式健康服務”新模式的一次生動實踐和重要紐帶。在這個模式下,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省三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持續向下輸送專業力量,像李主任這樣的專家定期深入基層,進行技術指導和能力建設。而拱焦中心的醫護人員,則成為了轄區居民在社區長期健康管理的“守門人”和“觀察哨”。他們負責居民的日常用藥指導、規律隨訪、病情監測和生活方式干預。一旦發現居民需要更復雜的病情評估調整,可以通過暢通的轉診通道,迅速將居民轉至省三院各個科室,接受專業團隊的診療。
其次,當居民在省三院完成關鍵治療后,又能帶著清晰的后續管理方案,無縫轉回拱焦中心進行長期的、便捷的社區隨訪和管理。這種“社區首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閉環,讓優質醫療資源實現了高效流動,確保居民在整個疾病管理旅程中都能獲得最適宜、最連續的照護。
“閉環式健康服務”新模式最終照亮的是居民的健康之路。對于需要長期規律用藥管理的居民來說,最大的好處莫過于“便捷”與“安心”。
省時省力少奔波:常規的藥物調整、復診隨訪、健康咨詢,在拱焦中心就能完成,無須頻繁往返于大醫院,大大節省了居民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尤其方便了老年群體和行動不便的居民。
規范用藥更安全:基層醫護能提供專業且規范的用藥指導,及時識別潛在的不良反應,有效管理藥物相互作用,大大提升了長期用藥的安全性,降低了因用藥不當帶來的風險。風險預警更及時:作為居民的“健康管家”,通過定期隨訪和監測,能更早發現病情波動的苗頭,及時啟動向上轉診機制,避免小問題拖成煩。
健康管理更連續:從社區到三甲,信息共享,目標一致。居民感受到的是一個圍繞自身健康需求、無縫銜接的服務整體,而非割裂的就醫體驗。
這場業務培訓,不僅點亮了基層醫護的專業技能,更清晰地勾勒出“閉環式健康服務”新模式的運行圖景。它讓省三院的“心”力量直達社區末梢,讓拱焦中心的“網底”作用更加堅實有力。這不僅僅是技術的下沉,更是健康福祉的扎根。當優質的醫療資源真正流動起來,閉環形成,便有了最穩固的守護。金年會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