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階段性需求疲軟下市場機遇挑戰并存 頭部品牌破局動作頻頻
根據觀研網發布的《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2024-2031年)》顯示,體育用品即是在進行體育教育、競技運動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統稱。一般來說,體育用品可以分為運動服務、體育器械、體育運動產品、運動防護用品、戶外運動休閑用品以及運動食品及飲料、其他體育用品七大類產品。
我國體育用品經過多年發展,產業體系日益健全。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提升及其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對體育精神的向往促使體育用品消費需求增長,在2018-2019年期間行業蓬勃發展,2020年受疫情影響,市場規模有所下降,進入2021年后隨著經濟逐漸恢復,以及相關體育賽事的舉行,帶動了國內體育用品行業規?;謴驮鲩L,截止2022年達到14259億元,同比增長5.1%,與2021年相比增速有所下降。
而近幾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出口規模波動幅度較大,在2020-2021年期間呈現爆發式增長,進入2022年后顯著回落。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進出口總額達到281.9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達到266.51億美元,同比下降12.20%,進口額為15.40億美元,同比下降3.44%。
企業方面來看,2023年,頭部企業體育用品營收大幅增長。安踏一騎絕塵,以全年623.6億元的營收,超過阿迪中國243.8億元的營收,穩居中國市場運動鞋服品類榜一寶座,近乎于2.3個李寧,4.3個特步、7.4個361度。
不過,由于2023年全球經濟下行,通貨膨脹持續,地區間沖突不斷,消費者信心被削弱,體育用品品牌股價跌勢明顯。而目前“過氣、過剩”兩大問題不僅成為了各企業需面臨的挑戰,也成為了各企業發展的機遇。以體育用品品牌——李寧為例:
2021年,李寧曾憑借“國潮”定位的精準把握,低谷崛起,業績飆升,2022年穩坐國內運動鞋服市場頭把交椅。不過,進入2023年,部分品牌憑借國潮風為賣點,產品屢屢漲價,遭到不少消費者質疑割韭菜,使得李寧的良心國產品牌形象受損。再以李寧高端產品提價為例,根據“LI-NING 1990”天貓旗艦店銷售的產品來看,目前最高產品單價為10990元,而“中國李寧”最高產品單價為3599元,同時2018-2023年期間李寧超輕15系列、16系列及20系列上新價分別為499元、539元以及599元。與此同時,港股體育板塊屢次集體下跌,如特步國際的股價累計下跌近五成,李寧股價累計下跌近七成。
盡管市場面臨階段性需求疲軟,但長期來看,體育用品行業仍然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尤其是隨著居民健康意識持續提升,全民健身和各類戶外運動活躍度非常高,相應消費意愿也不斷增長。根據調研數據顯示,82.76%的消費者在過去一年中購買過運動鞋服,這一比例遠高于其他運動相關產品。而且,我國運動鞋服在2023-2028年期間仍有望保持7.7%的較高復合增速,超過了個人配件、美容和家電等多數消費行業。
在整個經濟周期下行階段,體育用品品牌們注定還要在其他地方找突破口。目前各大企業憑借著強大的品牌護城河,采用多種營銷策略與渠道變革,占據穩定市場地位。頭部體育品牌發展歷史悠久,通過長期的沉淀,這些品牌在消費者群體中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和聲譽,這也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優勢。同時,頭部品牌通過聘請代言人、產品研發和渠道改革提升品牌形象,這也是資本實力不足的企業難以應對,如2023年安踏簽約并任命了NBA球星凱里·歐文為公司籃球產品代言人及首席創意官,打造歐文個人簽名產品線。
渠道方面,頭部企業不斷進行改革,如安踏就打破傳統的“千店一面”模式,根據細分消費人群的不同,將店鋪劃分為競技場、殿堂、精英、標準、基礎五個級別,目的就是提升店鋪形象,并進駐更高階商圈。
而在產品方面,為順應大趨勢,國產運動品牌也不斷調整產品戰略,推出專業運動鞋大單品。自耐克啟動“破二計劃”以來,碳板跑鞋成為市場熱潮,國內品牌紛紛投入巨資,緊跟碳板跑鞋這一大單品潮流。例如,2023年,安踏重新梳理C202系列的產品線代GT PRO去年頻頻登上領獎臺,形成安踏C家族競速碳板跑鞋產品系列矩陣;李寧將碳板跑鞋飛電3區分出三款產品——Ultra、Elite和Challenger。
在競速碳板跑鞋內,大家也相繼推出自家研發的科技材料:超臨界發泡材料、碳纖維科技、透氣輕薄面料等技術幾乎成該品類的標配。比如,安踏擁有的“氮”科技,李寧則擁有“?”科技,鴻星爾克擁有“炁”科技加持。
在科技創新突破的同時,為提升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部分運動品牌開始探索國際市場。例如,安踏在東南亞地區設立事業部,以便更深入地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與偏好,并且還計劃在未來在達拉斯、紐約等城市舉辦籃球推廣活動,旨在提升品牌聲量;李寧收購歐洲戶外高端品牌Hagl?fs火柴棍。
除了出海戰略外,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也成為體育品牌們的壁壘,優質且經濟的供應商和代工廠,是品牌長期成功的重要支撐。頭部企業通常會與核心供應商、代工廠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例如,2012年耐克推出Flyknit Racer針織跑鞋時,申洲國際專門為耐克購入多臺昂貴的新設備,并新建工廠和設計工作室,而小工廠很難進行同等投入。
綜上所述,在上述因素影響下,雖然體育用品市場低迷,但競爭格局較穩固。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品牌們可以高枕無憂,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未知和變數。(WY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