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卡路里變千瓦時 體育器材“動”起來
金年會官方網站利用一部體育器材,運動者在鍛煉的同時,還能將動能轉化成電能。在河北省海興縣不少公園,隨著自發電體育器材提示音響起,前來鍛煉的人們燃燒著卡路里,不僅收獲了樂趣,還讓體育器材成了“小型發電機”。
這些自發電體育器材,均產自海興縣的滄州市益奧特體育裝備有限公司。4月6日,記者來到這里時,公司副總經理楊滿海正帶著工作人員調試產品。
“現在,海興縣不少公園都普及了自發電體育器材產品。”楊滿海說,近年來,通過科技攻關,公司成功研發了自發電健身車、智能背肌訓練器、智能太極揉推器等一系列自發電體育器材,這些器材讓運動充滿趣味。
在楊滿海身旁,一臺平推劃船訓練器上,工作人員邊用力推動“船槳”,邊關注著器材屏幕上的數據變化。
“通過往復式推拉運動,帶動設備內的發電機,讓設備產生電能。”楊滿海說著,拿出手機充電線,插入設備預留接口,隨著工作人員運動起來,手機上的“小閃電”亮起,竟充上了電。
說話間,楊滿海走推劃船訓練器,輕點屏幕,檢查設備阻力控制程序。“這臺設備利用電磁系統實現了多檔阻力調節,讓老人和兒童也能輕松駕馭。”楊滿海介紹。
體育器材產業是海興縣的特色產業,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當地企業一直在探索。2014年,滄州市益奧特體育裝備有限公司提出趣味健身計劃,研發自發電體育器材,讓卡路里變成千瓦時,使體育器材“動”起來。
“動能轉化可以實現,但怎么提高轉化率,怎么在高效發電和健身舒適性間找到平衡點,需要一點點摸索。”楊滿海說,近年來,他們同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簽訂合作協議,邀請科研團隊進廠研發。
2022年,公司第一批自發電體育器材產品發往山東,受到客戶好評。在去年舉辦的第41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他們又捧回了創新型室外健身器材產品金獎。
除了體育器材,公司還將自發電技術投向游樂設施,充分利用鉆、爬、滑、蕩等游玩動作,收集動能發電。如今,這些產品暢銷北京、四川等地。“這幾年,我們年銷售額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楊滿海說,目前,他們正謀劃拓展海外市場,讓產品走出去。
“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我們計劃年內投入800萬元用于研發,推動體育器材往更加智能化方向發展,讓健身有更大吸引力。”楊滿海說。
在海興縣,越來越多體育器材企業走上了研發強企的路子。當地還組建體育器材產業技術研究院,促進體育器材產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河北日報記者 袁 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