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會奧運背后的體育經濟: 中國成最大體育用品出口國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2024年巴黎奧運會”將在當地時間8月11日正式閉幕。
作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體育賽事,每屆奧運會都吸引了數以十億計的全球觀眾。8月2日,國際奧組委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今年,得益于云計算轉播方式,巴黎奧運會收視率創新高,互聯網上的流媒體觀看量已經超過了過去兩屆奧運會的總和。
奧運的成功舉辦也為法國經濟的復蘇催生動力。法國國家統計和經濟研究所在奧運會結束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巴黎奧運會將為法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貢獻0.3個百分點。其中,奧運門票收入和轉播權收入貢獻0.25個百分點,游客數量增多帶動交通、酒店和餐飲等行業貢獻0.05個百分點。該研究所認為,奧運會的舉辦短期內利于提振法國經濟,從長遠來看,為法國旅游業帶來利好。
其實,2024年是名副其實的體育“大年”。除了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奧運會,單項世界頂級賽事也接二連三地上演。這些賽事熱度攀升的背后,則是多年來全球體育產業發生的深刻變革與影響:體育產業所帶動上下游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近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數據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的體育用品貿易在過去近30年里增長了近3倍,消費群體已從奧運會參賽選手,逐漸擴大到健身愛好者與普通民眾。WTO數據顯示,1996年,全球體育用品出口額約為150億美元,到2022年這一規模已達640億美元。
無獨有偶,咨詢機構麥肯錫也看好體育產業前景。麥肯錫與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WFSGI)發布的第四份年度體育用品行業報告《2024全球體育用品行業報告:行動起來》分析了全球體育用品行業自2017年至2027年的發展趨勢。報告顯示,這一行業的營收將從2017年的3050億美元增至2027年的5120億美元,10年增幅達70%。
就地區而言,拉美市場表現突出,繼2022年增長20%之后,2023年增長了22%。亞太地區的營收在2022年下降4%之后增長了11%,表現僅次于拉美市場。麥肯錫的聯合報告認為,2023~2027年間,亞太市場的表現將超過拉美,整體增幅在10%,同期拉美市場的增幅將略微放緩至4%。
就具體體育用品而言,按照WTO的分類,主要為水上運動、高爾夫、用品和設備、球拍類運動產品、鞋類、運動服、游泳衣和球類八類產品。近30年來,增幅最大的體育用品是水上運動,約為372%,其次是鞋類(345%)、用品和設備(330%)。
“用品和設備”類別包含的產品主要指普通體育練習和戶外活動用品,該類別的增幅也較為突出。尤其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當大多數其他類別的進口都出現了下降,但該類別仍有所增長。
在WTO追蹤相關數據的近30年間,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出口國,而歐盟和美國則成為主要的進口方。1996年,中國占全球體育用品出口的32%,這一份額在2010年達到頂峰,為59%。即使到2022年,中國仍占全球出口的43%。2022年,中國在球拍類產品的出口尤為突出,占全球出口的63%。
據新華社年初報道,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為33008億元人民幣,與上一年相比增長5.9%。這一數字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143.2%。2022年實現體育產業增加值13092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比重為1.09%,而2014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僅占當年GDP的0.64%。《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達到5萬億元人民幣的目標。
在體育用品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方面,美國、歐盟、日本、英國位居前列。自2010年以來,美國一直是最大的體育用品進口國,占2022年全球進口額的31%。
麥肯錫的聯合報告還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體育活動的選擇與偏好發生了轉變。2023年一個顯著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于上手更快、投入較少但更具社交性的運動。其中,匹克球的參與度在2019~2023年間爆炸式地增長了159%,緊隨其后的是高爾夫及相關課程(57%)、滑板(36%)等。而壘球、滑雪、曲棍球等運動的熱度在全球范圍內相對有所“降溫”。
中國市場方面,麥肯錫的上述報告發現,45歲以上年齡段人群對體育用品支出的增長速度最快,預計至2025年將持續保持8.3%~9.7%的年復合增長率。
當體育界在2024年繼續感知科技進化所帶來的突破性影響之余,體育科技行業的融資也在推動著體育產業規模的壯大。
海外投資銀行Drake Star的數據顯示,2023年見證了全球體育投融資并購的巔峰時刻。去年,全球體育科技方面的收購、合并及投融資項目總額高達370億美元,比2022年增加160億。其中合并與收購類別中,最大宗的交易是美國終極格斗冠賽軍母公司Endeavor以93億美元收購世界摔跤娛樂公司(WWE)。
SportsTechX最新發布的《全球體育科技報告》也認為,2023年是體育科技企業并購大年。從并購交易數量方面看,2023年,亞太地區占所有交易的44%,北美占33%,歐洲占23%。
就融資而言,SportsTechX的報告認為,2018年至2022年期間,北美的體育科技融資額高達181億美元,其次是亞太地區的77億美元和歐洲地區的53億美元。這三大市場的體育科技融資總額達3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61億元)。
其中,美國、德國和中國引領各自地區的發展。不過,美國在過去5年累計投資榜中繼續位居榜首,在2023年的年度榜單中同樣如此。美國城市杰克遜維爾作為世界上最大體育科技公司之一的Fanatics所在地,五年來總體上保持了第一的位置。
但2023年的主要變化是,在融資方面,中國上海超過德國慕尼黑,位居城市排名榜首。主要是總部在上海的中國電競賽事組織公司英雄體育VSPO獲得沙特Savvy Games Group公司2.65億美元的投資。
SportsTechX認為,當前全球體育科技投資呈現三大趨勢,除了關注粉絲體驗、硬件設備外,人工智能(AI)被視為體育科技的下一個前沿,“人工智能可用于高級數據建模和預測分析,補充運動員需要的人際互動等。人工智能在體育領域的可能性幾乎是無止境的”。制圖/蔣皓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金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