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內體育用品品牌業金年會績下滑 2014顯示市場回暖
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匹克以及中國動向等國內六大運動品牌日前相繼公布了2013年度財報。年報顯示,除Kappa品牌持有者中國動向去年凈利潤有所增長外,其余5家公司的業績仍在下滑。不過,安踏、匹克等公司2014年訂貨單量回升,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國內體育用品市場正逐步回暖,但由此判定行業整體復蘇過早。
年報顯示,昔日行業“領頭羊”李寧2013財年實現銷售收入58·2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跌12·8%;凈虧損3·9億元,但與2012年巨虧19·79億元相比,其虧損面大幅收窄了80·2%。
匹克和特步均出現了銷售收入和凈利潤的雙降,其中兩家公司凈利下降幅度都超過了20%。業績下滑最大的是361度,其年報顯示,361度去年實現凈利潤2·11億元,同比下降七成。中國動向2013年雖然保持了凈利增長,但增幅由上一年的73·5%大幅收窄至19%。
六大本土運動品牌中,安踏業績最好,但其包括營收在內的多項數據也呈同比下滑狀態。其中,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72·81億元、13·15億元,與2012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4·5%、3·2%。
受前期盲目擴張影響,國內運動鞋服類企業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遭遇高庫存困擾。經過去年一年的消化,各品牌庫存過剩的問題仍未解決。以安踏為例,年報數據顯示,該品牌在2013年存貨6·89億元,較2012年的6·87億元略有增加;另一指標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在2013年為59天,較2012年增加了8天。李寧、特步、361度和匹克庫存周轉天數也都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安踏一家的凈利潤比李寧、特步、匹克、361度四家公司利潤之和還要多。有證券市場分析指出,這要歸功于安踏在行業調整期率先積極轉型。
過去一年,安踏、李寧等品牌嘗試從批發模式轉型到以零售為導向的業務模式。盡管安踏公司去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降,但2014年連續三個季度訂貨會數據呈高單位數增長。安踏公司認為,這表明以零售為導向的轉型正逐步見效,公司業績開始復蘇。
匹克體育CEO許志華也表示,匹克201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訂貨會數據連續增長,行業回暖的信號越來越強烈。
不過,在體育營銷專家、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CEO張慶看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集中度較低,部分企業的訂單量上升不代表行業整體復蘇,眾多二線、三線品牌依舊在苦苦掙扎。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有近30個有一定知名度的運動服飾類品牌,再加上不知名的品牌,共有上百個運動品牌在競爭。
李寧本人也對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短期內復蘇不樂觀。他在公司2013年業績發布會上指出,“市場還面臨很大問題,因為產品的同質化和運營模式的同質化現象并沒有根本改變。”一個有力佐證是,盡管體育用品市場需求在增長,但很多店鋪都在打折。
李寧表示,未來國內市場個性化消費需求會越來越多,消費者需要符合自身特點的體育用品,而不再是大眾體育用品,這就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品牌定位和市場需求實現差異化發展。(完)
突發!烏克蘭最大核電站起火,“基礎設施首次因烏軍襲擊嚴重受損”!俄外交部、澤連斯基發聲
游客曬和王迅合影稱“跟我一樣難看”獲近百萬點贊,王迅:要比難看,從小到大我沒輸過
與中堅力量共成長,2024建信信托藝術大獎評委會特別獎獲獎藝術家凌海鵬
泄露信息顯示一加 OnePlus Buds Pro 3 最快將于下周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