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金年會國體育用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組圖】
體育用品制造總產出及預測、體育用品制造增加值及預測、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預測
李寧品牌的建立是中國體育鞋服行業本土化開始的標志,1990年起,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內主要運動品牌門店規模快速增長。體育用品的需求量很大程度受競技體育和大眾健身發展的影響,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進一步加快了行業的擴張。然而,產品導向的經營模式和粗放的批發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關店潮”在各體育用品品牌中輪番上演,2011-2014年,行業復合增長率不到1%。之后經過幾年時間的調整,企業經營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我國體育用品品牌逐步走出泥潭,行業進入穩定增長階段。
從體育用品制造總產出情況來看,2015-2017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總產出逐年增長,2017年總產出達到13509.2億元;2018年國家統計局對體用產業核算分類進行了調整,采用《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在新的統計分類口徑下,2018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總產出為13201億元,2019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總產出為13614.1億元左右。基于近幾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總產出呈現波動變化,以及新冠疫情背景下年初停工停產對產品制造的限制,初步估算,2020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總產出超過1.38萬億元。
注:官方暫未公布最新數據,2020年數據為測算結果,屆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根據《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不包括運動鞋服及體育場地設施。
從體育用品制造增加值情況來看,2014-2017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增加值逐年增長,2017年增加值達到3264.6億元;2018年國家統計局對體用產業核算分類進行了調整,采用《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在新的統計分類口徑下,2018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增加值為3399億元,2019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增加值為3421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增加值在3502億元左右。
注:官方暫未公布最新數據,2020年數據為測算結果,屆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國家統計局與國家體育總局采用《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的分類進行核算,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不包括運動鞋服及體育場地設施。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進一步優化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制造業及相關產業結構,實施體育服務業精品工程、體育用品制造業創新提升工程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工程”。另外,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積極支持體育用品制造業創新發展,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提升傳統體育用品的質量水平,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綜合上述文件中提出的目標及對于體育用品業的相關敘述,前瞻預計到2025年,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業總產出將超過2萬億元,增加值將超過5500億元。結合增長率進一步估算,2026年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業總產出將超過2.4萬億元,增加值將超過6000億元。
根據《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過2.5%。在《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5億。全動的觀念將進一步提升體育用品行業的潛在客群人數。根據復合增長率進一步測算,2026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將達到5.14億人。體育鍛煉人數增長的驅動下,體育用品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金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