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會提升鄉村健康服務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愛衛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4個部門日前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健康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公布,明確了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平、提升鄉村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等8項重點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這為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指明了方向。此次《指導意見》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為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健康鄉村提供了更加具體的路徑。
近年來,我國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鄉鎮衛生院33753個、床位150.5萬張、衛生人員160.5萬人,與上年相比,床位增加4.9萬張,人員增加7.5萬人。各地聚焦鄉村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醫療保障、鄉村醫療人才隊伍培養以及體制機制完善等多項工作。比如,湖南瀏陽因地制宜建立醫聯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積極推動市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牽手”,大型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如高水平的醫生、先進的醫療設備和管理經驗等,可以引入基層醫療機構,借此提高基層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又如,重慶通過“縣聘鄉用”“鄉聘村用”機制改革,派遣醫師在鄉鎮衛生院工作,并對派遣醫師的經濟待遇和工作經費予以保障,激勵、引導醫療衛生人才向基層流動。
不過,我國農村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與農村居民需求還存在不小差距,金年會不少地方仍面臨醫療機構設備落后、患者就近就醫不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人留人難等問題。要著重補齊農村衛生健康服務短板,推動醫療資源向農村下沉,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