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會天天學習 實干篤行為人民·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習強調,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堅定的人民立場。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推出“實干篤行為人民”系列策劃,聚焦民生幸福,與您一同感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天天學習“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薄叭嗣裰辽?、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痹诹曅闹校嗣竦纳】抵厝缣┥?。
保障人民健康,金年會既是關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內在要求。人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現實基礎,必須從促進和保障人民健康入手,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在江蘇鎮江世業鎮,習走進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在河北張家口德勝村,聽到村民徐海成說到“家庭花銷主要是老伴看病”時,特地叮囑:“在農村,主要是大病的醫療保險要兜得住,不至于因病返貧?!?/p>
在甘肅武威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詢問:“村里有幾個衛生室?”“都是全科醫生嗎?”當地干部回答,全村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6個,均有合格村醫,鄉衛生院還有全科醫生。
在四川眉山太和鎮永豐村,走進村衛生站,詳細詢問藥價,關切地說:“衣食住行,還有醫藥,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這些。要多搞一些新品種、創新藥、國產藥,把藥價平抑下來,為百姓謀福利。”
圍繞基層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難點、堵點,習一次次詳細了解、關懷倍至。
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近年來,《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等綱領性文件先后發布,我國城鄉居民醫療公共服務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與此同時,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總量持續增長。我國建成了全世界最大、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三級網絡不斷健全,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4億人,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例降至27.7%;國家開展藥品價格談判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藥品價格大幅降低。
看病方便了、負擔減輕了、藥價便宜了,民眾的健康獲得感增強了,“病有所醫”已從期待變為現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這一嶄新命題,把堅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內容來部署。習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規范“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推動醫療隊伍增量提質,廣泛應用先進醫療技術……我國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醫療資源從廣覆蓋向高質量邁進,逐步實現“病有良醫”。
2022年12月20日,在寧夏互聯網醫院“發熱門診”內,醫生為患者提供在線咨詢服務。
醫療人員數量不斷增加、素質不斷提升。2022年末,我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40萬人,注冊護士520萬人。同時,廣大基層醫生借助醫聯體的制度優勢,通過專家“傳幫帶”、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等方式不斷提高診療水平。
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持續提升。一批達到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的醫療技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填補了多項區域內技術空白。
從“看病難、看病貴”“小病拖、大病挨”到“少花錢、少跑路、治好病”,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方便、更實惠、更高效。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2年的74.4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健康之基正在不斷夯實。
南泥灣是中國軍墾、農墾事業的發祥地,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的發源地。
延安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在采礦井約40家,年開采量約5000萬噸,但煤質堅硬、自動化程度低等難題嚴重制約著煤炭產業的發展。
近日,在陜西延安舉行的“弘揚延安精神,奮進偉大時代” 網上主題宣傳系列訪談中,洛川青怡莊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肖小杰介紹,他們企業的蘋果按個賣,一個可以賣到10元。
堆積起來的生菌木材冒著熱氣兒,菌種生產廠房里機器轟鳴,滑子菇大棚里農民忙著收“金疙瘩”。
你以為的農村是雨天泥濘,還是道路整潔?爬高上低,還是風景無限?高家原則將山體溝道治理作為城市有機更新和創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讓山體溝道,環境大改善。
近日,在陜西延安舉行的“弘揚延安精神,奮進偉大時代” 網上主題宣傳系列訪談中,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數字經濟專業負責人王珊珊介紹,從賣蘋果到賣服務,這是數字技術非常好的一個創新,和產業結合的非常有深度。通過消費者與大自然以及果樹的親密視覺接觸,可以提升他們的體驗感,增加對蘋果這種產品的客戶粘性和客戶忠誠度。
激昂的旋律回蕩在空氣中,豪邁的歌聲飛揚于天地間。壯麗的情懷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傳承于歲月中……
青山環繞、綠水蜿蜒,這是吳起南溝村給記者們留下的第一印象。誰能想到,這個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的小村莊,曾經風沙肆虐、植被稀疏。經過二十多年艱辛努力,光禿禿的黃土高坡綠意盎然。
在寶塔區河莊坪鎮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民”模式,帶動400余人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農民帶來穩定收入,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點贊延安菌艦,為農民增收,為鄉村添彩!金年會
10月23日,“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媒體團來到了延安新材料產業園,親身體驗石墨烯發熱背心,感受科技的溫暖擁抱。
近期,延安市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成功!這不僅是一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更為延安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10月22日,“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媒體團來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的蘋果基地,在這里記者們親身體驗蘋果采摘,傾聽果農的心聲。同時,記者團還開展了一場特別的直播帶貨活動,助力果農銷售蘋果。此次活動不僅展現了果農的辛勤付出,也讓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蘋果的魅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了一份力量。
10月23日,“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逐夢之路”媒體采訪團走進延安宜川縣,追尋“懸崖造林隊”的故事。
陜北說書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輝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陜北文化,想成為一個陜北說書人。這一段陜北說書,帶你行走在延安的綠水青山間。
近日,在陜西延安舉行的“弘揚延安精神,奮進偉大時代” 網上主題宣傳系列訪談中,延安數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延宏介紹,延安的地域特點適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臺搭建好,把更多的企業引到延安,建立歸屬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務延安、服務陜西。
“圣地藍”成延安靚麗新名片!近年來,延安出臺多項措施積極推進環境治理,有效減少空氣污染源,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逐年增加,2023年達到323天,讓藍天白云常駐延安上空。
如今,延安子午嶺林區有目前已知的國內最大野生華北豹種群。隨著延安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其種群棲息地向北擴散近五十公里!
10月22日,在南泥灣,“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媒體團采訪南泥灣,齊聲合唱經典曲目《南泥灣》,在歌聲中,我們仿佛看到了昔日的開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堅韌精神。一曲《南泥灣》,唱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