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會健康四川高質量發展試驗縣建設預熱進行時——南充市南部縣完善健康服務體系 提升人民水平
健康是人生之基、國民之要、立國之本。近年來,南部縣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制定一系列民生政策,覆蓋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健康四川高質量發展試驗縣”建設工作,南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結合實際出臺《健康南部2030行動綱要》《推進南部縣建設健康四川高質量發展試驗縣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通過全面統籌協調,整合各方力量,深入開展健康治理、健康服務、健康生活、健康環境等建設,奮力建設“試驗縣”。
“今年10月,南部縣大坪鎮紅光村的李大爺突患腦部疾病,得益于鎮上衛生院的先進CT設備,以及縣域內醫療資源的共享,通過精準診斷,挽救了他的生命……”南部縣最遠的鄉鎮大坪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王仕明介紹。該院自購入CT設備后,醫院設施設備越來越齊全,同時依托醫共體建設,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共享、業務高效協同,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縣級專家的高質醫療服務,真正實現了“小病不出門、大病不出鄉”。
以前設施設備缺乏、診斷水平落后是絕大多數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的困境。如何整合優化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完善基層醫療機構設施設備,方便群眾就近診療?南部縣從軟硬件兩方面同時發力、下足功夫,用真招實招破解這一難題。
一方面,硬件不斷完備。該縣已建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三級乙等”中醫醫院、“三級乙等”婦幼保健院和“三級乙等”疾控中心,縣域臨床服務“五大中心”有序建立,檢驗、影像、病理、心電、消毒供應等縣域優質資源實現共享,6家“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全部通過“優質服務基層行”達標驗收,醫療機構的設施設備逐步得到完善,群眾就近診療便捷高效。
另一方面,軟件不斷完善。為確保縣域醫療資源優化整合,打通醫共體內部的信息壁壘,構建大衛生、大健康的治理格局,2024年6月出臺了《南部縣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以縣人民醫院為依托,構建1+4+10+34的緊密型醫共體,建立“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共享”的分級診療新模式,實現醫共體內有序規范轉診,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醫共體還設置“十大管理中心”,具體落實黨的建設、行政管理、業務管理等工作,同時統籌50個系統內空缺編制,建立“醫衛人才池”,實行“縣招鄉用”制度,落實醫共體在人員招聘、內設機構、金年會崗位設置、人事安排等方面的自主權,激發醫共體運行活力、發展動力和服務效率。
“蜀北社區的趙大媽近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從2023年5月以來,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范管理,給予健康生活方式干預,趙大媽的血壓、血糖值顯著改善……”蜀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杜紅說道。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對慢性病患者進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入開展健康宣傳教育,通過對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進行干預,持續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切實減少慢性病患者并發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實現醫防融合的慢病管理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醫防融合體系不斷加強。堅持以公共衛生服務為抓手,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重點,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實現網格化分級分類管理,實現“醫中有防”“防中有醫”的健康服務格局。目前,南部縣組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308個,簽約服務居民54.55萬人,實現三類重點監測戶家庭醫生簽約率100%,重點慢性病人管理率100%,按時進行健康教育和隨訪。
健康生活方式持續推廣。組建健康科普專家團隊,搭建服務平臺,結合“愛國衛生月”“世界無煙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等主題日活動,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電視臺等新媒體平臺,倡導“三減三健”“控煙戒煙”等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參與度,切實營造“無煙生活,健康你我”的良好社會氛圍。已建成無煙黨政機關89個、無煙醫療衛生機構566個、無煙學校175個,實現“無煙”建設全覆蓋。將健康理念融入全民生活,持續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切實提升群眾健康素質。不斷深化健康工作措施,加快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實現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滿足群眾多樣化體育健身需求。
健康支持性環境是為促進公眾提高健康知識水平,掌握健康生活技巧,踐行健康行為的各類環境,包括與公眾吃住行息息相關的各類場所,如社區、餐廳、超市、步道等。目前,南部縣已建成85個點位10類健康支持型環境,包含健康小屋7個、健康食堂18個、健康餐廳13個、健康單位18個、健康學校14個、健康社團4個、健康超市1個、健康社區7個、健康公園1個,健康步道2個。
“健康支持性環境如何更好發揮作用?建設健康文化細胞氛圍是關鍵。”振興街南段社區書記張曉麗說道。自2020年開展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工作以來,該社區堅持“典型引路、分批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有序開展各類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
建成的健康小屋配有血壓計、金年會身高體重計、腰圍尺、壁掛BMI尺、膳食寶塔掛圖等設施,以及控油限鹽等健康支持書籍,月均服務人數達到800余人次,對促進居民養成健康文明生活習慣、踐行健康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每天在健康步道健步走,呼吸輕松了,體重減下來了,心情愉悅了,睡眠好了,是我們中老年人健身的好去處。”居住在紅巖子社區的居民張大爺說道。健步走,是一種安全、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對身體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南部縣紅巖子公園健康步道,環境衛生整潔,配有線路地圖、使用說明、解說板,標有起始點、終點以及行走方向等設施。旁邊的健康公園還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臺、單雙杠等運動器械,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體育健身需求,讓體育鍛煉“觸手可及”。
南部縣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標持續改善。截止2023年底,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51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7.5%,較上年上升1.3%;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為14.25%,較上年下降1.78%。
“通過健康四川高質量發展試驗縣建設工作的開展,南部縣在健康政策落實、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以及健康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全縣居民健康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健康服務能力不斷得到增強,健康環境得到明顯優化。”南部縣委主要領導指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健康四川高質量發展試驗縣建設為契機,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不斷加大醫療衛生資金投入,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以更高標準推動全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健康南部,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南部新篇章打下堅實健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