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項健康服務國家衛健委承諾2025年一定辦好
推進“血費減免”一次都不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5年全系統為民服務八件實事之一。視覺中國圖
多次無償獻血,到異地就醫用血卻無法減免費用,類似用血難題近期屢見報端,比如有的無償獻血者面臨用血費用無法跨省報銷、異地獻血證不互認等情況。
在2025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高光明在回答南方周末記者提問時表示,為了讓每位獻血者都享受到便捷的血費減免服務,各地已具有成熟的血費減免信息化平臺的,都要做好與全國血費跨省異地減免信息平臺的對接;對于還沒有相關信息化手段的地方,要充分發揮全國跨省異地血費減免的信息平臺的兜底作用。
“讓‘血費減免一次都不跑’服務覆蓋全國所有的血站。”高光明說。事實上,推進“血費減免”一次都不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5年全系統為民服務八件實事之一,其它的實事包括全國二、金年會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均提供兒科服務,每個地市至少有一家醫院提供心理門診、睡眠門診服務,地市內醫療機構之間檢驗檢查結果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取消門診預交金等。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說,這是衛生健康系統第一次向社會公開承諾開展服務的內容。“我們將集中力量和資源抓好實施工作,讓這些實事落地落實,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血液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根據各省份有關規定,免交或減交相關費用。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血費減免由各地方財政予以保障。
目前,多數省份已基本實現了省內醫院用血費用的直接減免,但是獻血者及其親屬異地用血時往往需要前往獻血地現場辦理,或者寄送相關材料進行辦理,給獻血者造成不便,效率也不高。為給獻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血費減免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此項工作列為了2025年為民服務實事項目之一。
高光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已經實現了軍地獻血信息互聯互通,在全國所有血站獻血信息能夠得到及時、全面的記錄和查詢。依托微信“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小程序,搭建了血費跨省異地減免平臺,實現了在線辦理跨省異地血費減免的目標。目前,平臺已上線運行,并辦理跨省異地血費減免的申請。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等部門在2024年11月發布的通知,因數據不全、證件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導致在軍隊采供血機構獻血的歷史獻血信息無法查詢,無償獻血者可通過微信“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小程序意見建議反饋板塊,提交信息補錄申請,或者聯系原獻血所在軍隊采供血機構辦理相關業務。
除此之外,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各地要利用官網、公眾號、微博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用血費用減免政策和異地辦理流程,為獻血者提供相關的咨詢和答疑的渠道,及時處理血費減免申請,有效縮短受理和報銷的辦結時限,給無償獻血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每到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各大兒科醫院常人滿為患,但也有一些綜合醫院的急診因為沒有兒科,只能掛出牌子,引導患者到其他醫院就醫。
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全國兒童醫院達到了162家,設有兒科的公立綜合醫院近4400家,每千名兒童床位數從2015年的1.93張增加到2023年的2.55張;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醫師,包含執業助理醫師,從2015年的0.49名增加到2023年的1.02名。
盡管從全國的層面來看,兒科的醫療資源有大幅度的增加,醫療服務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提到,當前兒童的醫療服務供給和人民群眾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突出的表現就是還有少數的綜合醫院還未能夠提供兒科服務;到了兒童的季節性疾病高發期,部分醫院的就診等候時間還是比較長;還有一些地方兒童的疾病診斷和治療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在為民服務的實事項目中,“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均提供兒科服務”位列第一。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提出,2025年到2027年作為“兒科服務年”,希望利用三年的時間進一步擴大兒科醫療服務的供給,增強兒科的服務能力,改善兒科的醫療服務。
據統計,全國超過90%的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都能夠提供兒科服務,暫未提供兒科服務的絕大多數是二級公立綜合醫院。2024年12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兒童友好醫院建設的意見》,引導醫療機構引入兒童視角,緩解兒童就醫的緊張情緒。
焦雅輝介紹,為了實現到2025年底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都能夠提供兒科服務的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各省級衛生健康委全面梳理排查本省還未能提供兒科服務的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的情況,摸清底數,有針對性地確保每一項任務都能夠落實到位;通過派駐專家、遠程醫療、金年會醫聯體等多種方式,幫助還沒有完成兒科設置的醫院能夠盡快填補兒科服務的空白,確保患兒能夠及時就近就便獲得兒科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