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思南:延伸醫療服務觸角 織密鄉村健康守護網
“以前生個病,去鎮醫院來回得走四五個小時的路,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開藥,真是省心又省錢!”在思南縣甕溪鎮湯家壩院區,患有慢性病的黎叔談及家門口的延伸服務點,滿是欣慰。這樣的變化,正發生在思南縣的各個偏遠鄉村。
思南縣位于武陵山區腹地,部分村落山高路遠,群眾就醫曾面臨諸多困難。近年來,思南縣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導向,統籌規劃鄉鎮衛生院延伸服務點建設,綜合考量地理位置、服務半徑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在相對集中的村落打造“30分鐘健康服務圈”。
以甕溪鎮湯家壩院區為例,其距離縣城70多公里,卻能輻射周邊8個行政村、1萬余名群眾,醫護人員實行24小時輪班制,近4個月門診量達2600余人次,住院量達300余人次。楊家坳鄉觀音山便民醫療服務站和鸚鵡溪鎮沙溝分院還開展了“中醫特色理療”服務,為群眾提供更多元化的醫療選擇。
這些延伸服務點的設立,使群眾就醫時間平均節約0.5至2小時,同時還成為周邊群眾慢性病管理的“健康管家”。
延伸服務點的設立,不僅解決了群眾看病難題,還通過一系列便民舉措減輕了群眾的就醫負擔。
以楊家坳鄉觀音山便民醫療服務站為例,這里與鎮衛生院實行“同藥同價同報銷”機制,村民無需奔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輸液、吸氧等基礎治療,醫保即時結算、藥品零差價供應,讓群眾少花錢、少跑腿。
村民張大姐以前治療關節炎,每月要往返鎮里三四次,如今在便民醫療服務站直接開藥輸液,一年能省下近千元路費。“以前小病拖成大病,現在走幾步路就能治好,心里踏實多了!”張大姐感慨地說。
此外,各服務點還根據村民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開設健康課堂普及慢病防治知識,聯合上級醫院專家定期巡診,為留守老人提供上門體檢服務……這些貼近群眾生活的服務,讓群眾從“看得上病”提升到“看得好病”,從源頭上降低了醫療支出。
思南縣以延伸服務點為基層“哨點”,依托縣120急救調度中心統一指揮,構建“村級預警—鄉級聯動—縣級兜底”三級急救響應體系。各服務點與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無縫銜接,配備急救設備和轉運綠色通道,確保急危重癥患者“30分鐘抵達最近救治點”。
思林四角便民醫療服務站,曾接到一位村民在家中被開水嚴重燙傷的緊急求助。接到消息后,服務站立刻啟動應急預案,120救護車15分鐘內抵達并免費轉送至思林鄉衛生院。由于送醫及時,衛生院得以迅速開展清創、包扎等救治措施,患者傷情得到有效控制,最終順利康復。
“延伸服務點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未來,思南縣將持續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加強醫療延伸服務點建設。通過“傳幫帶”等機制提升鄉村醫療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從湯家壩到觀音山,從四角到沙溝、南盆……如今,思南縣的便民醫療服務點如星火般點亮山鄉。這些“家門口的健康守護站”,不僅縮短了就醫的物理距離,更拉近了群眾與幸福生活的心理距離。一束束溫暖的“健康之光”,正悄然鋪就鄉村振興的幸福底色。(圖/文 吳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