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維權進校園 健康服務到國門
——新疆爾自治區教育工會赴烏恰縣吉根鄉小學開展調研及“送醫送藥講座”活動(副題)
“學校有沒有女職工哺乳室?”“學校不少女教師家住在縣城,一般會提前一個小時下班,方便他們回家照顧孩子”……4月1日,在新疆烏恰縣吉根鄉小學“夢想教室”里,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新疆爾自治區教育工會與烏恰縣吉根鄉小學、托云鄉小學教職工一起開展調研座談會,聆聽國門(口岸)(即:處在邊境線上的學校)小學教師的心聲。同時,聯合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心血管、骨科、呼吸科等10名專家開展“送醫送藥講座”等義診活動為一線教職工們帶來更多普惠服務。
“有了職工之家健身房,充分調動了教師運動的積極性,大家感受到了工會‘娘家人’的溫暖。”烏恰縣吉根鄉小學校長馬麥圖爾干說。在這所國門(口岸)小學校園內,新建的“職工之家”健身房中跑步機、動感單車、啞鈴等設備一應俱全,成為校園教職工的“新寵”。
“平時工會都會組織我們開展各類教學競賽和文體活動,并給予困難職工一定的幫扶。但我們幼兒園的教學設備比較陳舊,能否更新一下?”“我們會盡力爭取幫助你們。不僅如此,工會還將給予支持,建設女職工休息哺乳室,為家遠的女教師提供更多貼心服務……”在座談會現場,面對教職工們的暢所欲言,自治區總工會黨組成員、教育工會主席朱莉莉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總工會黨組書記王曉一一進行解答。
一問一答間,這兩所國門(口岸)小學的教職工們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溫暖,也讓自治區教育工會負責人掌握到一線教職工實際情況,為維護一線小學教職工權益發揮更強的工會力量。
自治區教育工會負責人表示,國門(口岸)小學受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等客觀因素制約,教育工會更要充分發揮“娘家人”作用,依法維護教師合法權益,確保每位教師都能感受到工會溫暖。一方面,要加大教師培訓與教研投入力度,建立多層次的學習培訓和學術交流機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模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另一方面,工會作為職工群眾的“娘家人”,要組織開展多種類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并且豐富工會活動內容,結合教師的興趣愛好及需求,開展教職工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文體活動、心理健康講座等,增強工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之前我沒有特別重視胳膊的不舒服,在這次義診中醫生給我開了藥,并詳細講了日后的保養,讓我覺得很安心?!毙陆疄跚】h吉根鄉小學教師古麗加娜提·托合吐努爾說,“醫生能來學校,實現了足不出校就能看病,對我們教師而言特別方便。”
新疆烏恰縣吉根鄉位于祖國西陲,這個柯爾克孜族聚居的邊境鄉,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常年受高寒缺氧困擾,距離縣城120公里的崎嶇山路,讓這里成為“醫療孤島”。
“我是來咨詢高血壓、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義診的醫生很有耐心、很負責,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對病癥有了更明確的了解,對日后的治療康復也有了方向?!睘跚】h吉根鄉村民阿米熱汗·哈依蒲別克說。
本次活動特別針對村民感冒、慢性病、高原常見病、多發病等病情,給克州烏恰縣吉根鄉小學、阿圖什市阿胡鄉托萬買里村、喀什地區疏附縣站敏鄉艾日克貝西村配備了價值1萬元的藥品,包括連花清瘟顆粒、辛伐他汀片、復方丹參滴丸等19種藥品。除了贈送藥品,活動還給烏恰縣吉根鄉、托云鄉小學和幼兒園學生贈送了籃球、足球、作業本、鋼筆等價值1萬元的學習用品。
在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阿不都沙拉木·吐爾遜面前,村民自發排起了長隊,向醫生咨詢病癥。
“通過聽診器、血壓計給當地村民進行了初步診斷,大家普遍存在血壓偏高的情況,我們會針對不同的情況,給村民調整用藥,并普及日??刂蒲獕旱姆椒?,比如要改善飲食機構,多吃蔬菜等建議。”阿不都沙拉木·吐爾遜說。